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七章 土改(一)
第(2/3)页
在原始社会当中,土地是属于氏族内所有成员的,大家都得干活,都得种粮。随着夏商周时代的到来,禅让制变为世袭制,家天下成为传统,一切土地就都属于国家,这种土地所有制度被称为“井田制”。国王层层分封土地,诸侯世袭罔替,但不得转让与买卖,且定时得向国王缴纳供奉。
春秋战国时期,常年打仗,且生产力的提升,使得井田制早已名存实亡,其中魏国的李俚为了提高粮食的产量,废除“井田制”鼓励老百姓开荒,允许土地私有买卖。秦国商鞅变法时正式废除了“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到秦统一六国,这一制度一直延续了两干多年。
秦汉初期都是以国有土地所有制为主,到了汉武帝时代,年年打仗导致国库空虚,诸多改革并起,充分玩转金融武器来剥削民众的汉武帝使得民间资本的萌芽得以发展。至此以后各路豪族粉墨登场,土地所有制也变成了以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或以国有土地所有制为主的形式,农民土地所有制因为经济力量薄弱所以往往都被兼并。
到了东汉刘秀建国,纵然他自己的个人能力等综合素质在当时无人能比,自成一档,俗称“位面之子”,但若没有颍川豪族,南阳豪族,巨鹿豪族,邯郸豪族等等豪族在背后又是出人,又是出粮的,这个天下还不知道得割据多久。
再到三国时,地方豪族已经成长到群雄割据。在这段时间里,都是地主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民间土地随意买卖,农民的土地则被兼并的越来越严重。
因为曹操的个人能力,实行屯田制让他在东汉末年群雄并起的局面脱颖而出。何为屯田制,简单地说,田都是我曹魏的,把田分配给士兵,农民。
战时士兵打仗,平时士兵和农民一起种田。这种土地制度,若把曹魏当一个国家来说,此时就以国有土地所有制为主,若把曹魏当一个豪族大集体的话,那就算以大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
所以,不管在什么朝代,随着土地被兼并的越来越严重,农民土地所有制为主都是很少出现的。
那些失去土地的农民为了生存只好租借地主的土地来耕种,签订租约时往往都是和地主五五分成,四六分成,甚至有的还是二八分成,租约还规定,无论水旱,丰收或是欠收,或是颗粒无收也不许农民少给一粒粮食,干百万的农民就是这样被地主压榨的抬不起头,直不起腰。
为了活命,农民又不得不向地主借粮,和地主签下高利贷协议。有的农民十几岁就去地主家当长工去抵债,干了十几二十年还没有还清债的比比皆是。
在这种制度下,土地改革就显得非常迫切,要做到“耕者有其田”。
古时的豪族,现今的地主。他们永恒不变的是拥有大量的土地,他们只需将土地租给农民,每年按时收。试问:他们的后代还需要奋斗吗?他们是当时的既得利益者,维持现状不变才是他们的核心思想。
倘若地主阶级一直存在下去,地主土地所有制就会存在,那么资本、人口则永远不能从土地上解放出来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kenwen.cc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