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一章 东三省光复(一)
第(2/3)页
四日(10月15日)早六点,从哈市坐火车一路南下,在长春直接换车前往奉天。
回到奉天后,他采取了一系列防范措施,并派人至上海、北京等地打探消息,还封禁了最先发布起义消息的《大中公报》。此后他用缓兵之计,驱逐了革命党力量,并极力主张成立奉天保安会,作为维护清朝统治镇压革命的工具。
在吉林,巡抚陈昭常也采取措施,下令驻长春、哈尔滨、延吉、珲春的四路兵备道“亦应防患于未然,仰即密饬所属府厅州县,督饬游巡队以及正备兵,严密防范。
遇有形迹可疑之人,即行盘诘,若得乱党确据,讯明请示核办。”长春知府何厚琦面对惊慌的人们,只能贴出告示说:“武昌失守固为不虚,而各报所传之开封失守、保定亦危、京师戒严,并未奉到明文,实属子虚”。
他还要求士、农、工、商各界都要照常守业,不要大惊小怪;并威胁说,再有人传造谣言,以乱人心,如果查出,立即从重惩办。
当时的长春巡警局警务长康槩正乡下“整顿常预两警”,听到武昌起义“各省戒严”的消息,唯恐“城厢地面人心慌惧”,土匪借机生事,于是事情还没办完,就折返长春,对城内加强巡查。
因为银价涨高,银市吃紧,“各粮商相率高抬粮价”,小米每斗涨至八吊多,粳米每斗竟值十五吊多。为了平定粮价,何厚琦又下令,自八月二十三日(10月14日)开始,“禁止运粮出境。”
驻长春的西南路道孟秉初也非常焦虑,立即下令刷印许多“各地安靖实信、传单”,派差役按户分送;
针对停止的“俄币银市”,又下令开办;还规定,凡是官银号不能换付的四万五千两银票,“由大清银行代为垫换”,几条措施下来,长春市面才有所安静。
清朝末年的东北革命力量,相对来说,只有奉天的强大一些,其中以第二十镇第二混成协协统蓝天蔚为首的革命党人,在奉天进行过驱赵运动并谋求奉天独立,奉天省各地的革命党人曾多次组织起义,但被反动势力所绞杀,多人牺牲。而吉林和黑龙江的革命势力,则是人单势孤,力量不足,根本没法形成浩大的革
以东三省总督赵尔巽为首的东三省官僚体系,牢牢地掌握了东北政权,控制了时局。
清朝在地方的大员也知道,在时势动荡之时,必须加强对军队的控制,保持军队的稳定,并能成为镇压革命的主要力量。当武昌起义消息传来,第三镇陆军的兵士就被限制“与他处交通函电”。
随后,当时的统制陆子嘉立即传谕各营,“厉兵秣马,预备前往救援”。随着南方多省独立,南方省份形势的恶化,第三镇接到调令前往南方。
此时可以说是东北三省兵力最为虚弱的时刻。
在刘建封的率领下,起义军根本没有遇到什么强有力的抵抗,长春城就被占领了。
吉林巡抚陈昭常化妆逃往奉天。
1911年1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kenwen.cc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