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五章 察哈尔光复
第(2/3)页
的讲,控制了大镜门,就隔绝了关外与关内的联系,光复军第一师,随时可以威胁京师,而作为天下四大关口的大直门,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易守难攻。
随着国内革命浪潮四起,守卫京城的兵力必然会被削弱,一旦削弱那么机会就来了。
其实这一慕,被已经更名为“察哈尔光复军”的第一师部队官兵,已经进行不知道多少次的模拟进攻了。
在武昌起义的爆发的同时,文昊旗下的民团一师,已经开始秘密集结,夜行昼伏。
基本完成了发动武装暴动的准备。在武昌首义后的第五天,察哈尔的城头已经悄然变换大王旗。
分布在各地的察哈尔各地清军旗兵,已经糜烂的不像样子了,张九他们几乎没有废吹风之力就完全控制住了局势。
等察哈尔都统溥良,得到民团武装起义的消息,还来不及做出任何反应,就被一个营的士兵包围了都统府,成了瓮中之鳖,笼中之鸟。
当文昊轻车熟路的来到都统府面见了溥良父子二人。此时面色苍白的溥良,知道自己彻底完了,武昌起义,革命党可是打着“驱逐满虏,恢复中华”的旗帜,起义成功后,杀了八百多满人,把武昌的旗人基本屠戮一空,好在武昌没有满城,那边的满人不多,不然那才叫惨呢。
革命党人跟旗人的血海深仇那是海了去了,现在那个国外归来的假洋鬼子,带兵造反了,发兵围了自己的都统府,估计会拿自己全家的脑袋祭旗吧。
反正死就死吧,自己该享受的也享受,就是求饶革命党也不会放过自己,反而平白丢了祖宗的脸,再说就是肯放过自己,回到京师,八成也是被宗人府圈禁的命。谁让文昊的那个民团,是自己利益熏心收了人家银子给批的。
想到这里溥良恨不得,自己照自己脸上呼几个大鼻窦。
再也没有以前那般高高在上的模样,瘫软在椅子上,可是文昊却给了他们两个选择,要么自杀殉国,要么然联合署名,公开通电脱离满清朝廷。
享受一辈子荣华富贵的溥良早已经被酒色掏空了身体,他哪里有自杀的勇气,就像一个溺水的人,突然间有了一线生机,不等文昊安排人去劝解,便忙不迭的屈服在文昊的兵威之下。
而文昊是怎么想的呢,关外和关内不同,关外是诸多民族混居,因为自清朝成立,满蒙一体的国策从清初贯穿到清末。自己要是下令屠杀旗人,那必然引起蒙人的不安,不利于光复后的治理。
当然还有别的考量,对另一个时空的民族政策,文昊是极其认同的。自然不会再走那些弯路。
于是便有了在武昌首义的第九天,宣布察哈尔正式光复。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一个满清宗室,黄带子公开通电全国要跟满清朝廷断绝任何关系,对风雨飘摇的满清朝廷简直是一记窝心拳,打的整个朝廷满眼金星。
你妈别人反就反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kenwen.cc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