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89章 好心群众
第(2/3)页
若是百姓知道了上书要施行这种政策的人是李渊,也会在心里记着李渊的好。
“李爱卿这个政策不错,即让百姓们又干不完的活,也减少了国库因发俸禄太多的财政损失!”
李渊弯腰作揖,继续道,“陛下,除此之外,臣认为,应该承袭隋朝传下来的科举制度,让那些寒门子弟,也有出人头地的机会。”
“除此之外,应修订各朝史书,传颂万年!”
“另外,佛教是外来思想,和儒教多有思想上的碰撞!之前臣做太守的时候认识了一个叫做傅奕的学者,臣在长安称王的时候,傅奕多次上书要臣灭佛。但臣都没有答应,虽然灭佛不妥,但臣以为,应当对佛教采取抑制政策。”
周辰点头,满意了看了一眼李渊。
一旦这些政令施行起来,那么李渊的地位也会因此水涨船高。
谁让这些政令是出自李渊之手呢?
两分钟后,周辰环视了一下文武百官,“各位爱卿,对李爱卿所提,有什么意见吗?”
朝堂中的官员们交头接耳。
哪怕是魏征,此刻都不由的多看了李渊一眼,“圣上,臣认为李大人所书很适合当下国情。自隋炀帝即位之后,特别是最后几年,我华夏大地人丁衰减,现如今已然到了荒地百里无人烟的地步,每丁分田100亩的,其中80亩为国有,20亩为私田,这样的分配极好!”
“臣附议!”
“臣附议!”
“臣等附议!”
很快,很多官员都跪了下来,大声道。
李渊这一刻感受到了不少人迎来了羡慕的目光。
古代就是这样,一旦一个官员的一封上书能得到圣上乃至于文武百官所有人的认可,那么这人的地位也将会随之水涨船高。
虽然,李渊才入朝为官一天,但仅仅只是这一天,便成为了全场瞩目的焦点。
周辰微微摆手,“关于租庸调的事,便由李爱卿和中书省以及各部门去交接吧,现在大周刚刚稳固,尽快把政令颁布到全国的每个角落。”
下朝之后,很快在第一时间,李渊便去找中书省的官员和其他的相关部门去交接了。
于此同时,周辰也拉快了时间线。
当周辰把时间线拉到三个月后,这些政令也差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kenwen.cc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